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產業脈動
會員必看!MIH雙月刊深度解析電機動力未來趨勢 完整盤點全球電機市場 掌握電機系統整合與稀土替代先機
2025/10/30
會員必看!MIH雙月刊深度解析電機動力未來趨勢 完整盤點全球電機市場 掌握電機系統整合與稀土替代先機
專訪東元、德儀等會員廠商 會員交流會議重塑MIH核心使命【台北訊,2025年10月30日】《MIH雙月刊》第二期於本(10)月正式出刊,這份針對MIH會員專屬的期刊,本期以「電驅動力革命」為核心主題,分析全球電動車電機技術的最新趨勢與台灣產業的關鍵契機,同時專訪東元電機、德州儀器、信通電子、鴻華先進業界代表、從不同會員視角,提供會員多元觀點。同時,第二期也分享MIH會員交流會議的結論,確立MIH四大服務支柱;另一場標準化會議中也確定未來工作方向。 電驅動力革命 三大趨勢與挑戰 本期封面故事,涵蓋了當前電動車中,電機領域最重要的三大趨勢與挑戰,首先從電驅動力革命切入,探討軸向磁通電機(AFM)與無稀土技術的雙軌並進,其中,AFM以其極致功率密度成為高性能車款的選擇,而無稀土電機則因應稀土供應鏈風險成為主流OEM的佈局方向。 第二大挑戰則是產業價值鏈重塑,全球競爭已轉向系統協同的較量時代,車廠追求電機、驅動控制、散熱設計與軟體演算法的全面協同解決方案,台灣供應商必須從「模組供應商」升級為「系統整合夥伴」,才能生存下去。 最後的挑戰則是稀土替代與供應鏈自主化,中國大陸壟斷稀土供應鏈的國際風險,以及歐美各國的應對策略下。會員廠商必須在材料多元化、在地供應鏈整合與國際協作之間找到平衡,以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 以標準化思維商用車突圍 跳脫乘用車紅海 由於電動車乘用車電機並無統一標準,幾乎每個車廠都需要客製化設計。對供應鏈而言,高度客製化導致研發週期拉長,模具成本龐大且難以分攤,商業模式難以為繼,許多 Tier-2 供應商甚至無法獲利。 面對此一市場現況,東元電機總經理高飛鳶以自身經驗指出,東元直接選擇避開乘用車紅海,轉向商用車與公車動力系統。此外,東元在設計初期即規劃未來三代產品的演進路徑,確保產品具備長期競爭力,透過「先設計好平台,再 延伸應用」的策略,成功兼顧開發速度與成本控管。   控制晶片串聯價值鏈 扮演電機產業升級關鍵要角 TI(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台灣暨南亞策略客戶半導體行銷與應用業務總經理潘先俐從半導體的角度表示,MCU 與演算法的整合相當於電機的「大腦」,不僅影響輸出是否平順,更決定能否在不同應用情境下達到最佳化的能效。國際晶片業者同樣積極投入此一領域。電機控制晶片正逐漸成為推動整個電驅產業升級的核心支點。 台灣電機產業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與國際晶片商協同形成的合作生態,另一方面是本地廠商累積的製造與應用經驗。若能將兩者有效結合,並透過MIH等開放性協作機制持續深化,台灣有望在全球電機產業價值鏈中,從零件供應者躍升為系統協同的共同創造者。 全球電動車電機市場 多軸格局下的新版圖 市場洞察專欄方面,MIH本期從各地區主流技術角度,分析不同市場差異化演進。中國大陸依託龐大內需與政策體系,成為新技術量產最快的舞台;歐洲則以嚴格法規驅動高效率與低稀土化,成為高階驗證場域;墨西哥因美墨加協定與 IRA政策,快速成為北美供應鏈的製造承接點;印度在二輪與三輪車帶動下,以在地化政策推升多元需求;日本則憑藉效率工程與SiC供應鏈韌性,走出漸進而穩健的技術路線。 這些趨勢意味著,台灣廠商不僅要同時應對中國大陸的「規模化競爭」與歐洲的「技術門檻」,還必須因應墨西哥的「政策驅動在地化」、印度的「多車種拉動」與日本的 「效率+韌性模式」。在多軸格局下,建立差異化應對策略,才能在全球市場重組中找到持續立足之道。 MODEL C機電設計圖路徑 首次公開曝光 科技焦點專欄,從早期Tesla採用的IM(Induction Motors,感應電機),到當前主流的PMSM(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永磁同步電機),再到新興的AFM(Axial Flux Motor,軸向磁通電機)技術,全面解讀各類電機方案在乘用車與商用車市場中,展現不同的技術特色與應用優勢。 專欄中,特別邀請鴻華先進,首次公開分享MODEL C的電機設計路徑!採用高度整合的三合一架構(Motor + Gear Box + MCU),搭載永磁同步電機,在高扭矩、高效率與輕量化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也藉此在性能、效率、續航與駕駛體驗上達到全面提升,成功打造出符合市場期待的智慧電驅方案。 本期MIH對話專欄 凝聚會員期許確定核心使命 MIH會員交流會於9月舉行,MIH劉揚偉董事長在會中表示,希望透過建立一個類似產業公會的「電動車生態圈聯盟」,降低電動車產業的進入門檻。聯盟的目標不僅是幫助全球供應鏈與合作夥伴,更希望透過標準化、模組化與平台化,加速台灣供應鏈的商業落地,最終成為串聯全球市場的「出海口」。 為了實現「出海口」願景,MIH在交流會中,提出了四大服務支柱:標準化的制定與參與、技術協作與產業曝光平台、推廣通路、提升會員價值。來自各行各業的會員代表也在會中發言,分享觀點與期望,內容涵蓋了從傳統製造業到新創軟體公司的多重面向,共同描繪出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延續「從實作出發,為電動車產業建立共同語言與方法」的編輯理念,《MIH雙月刊》目標是成為國際電動車產業參考、引用的專業工具書。作為第二期,本期以「電機」為主要報導分享重點,接下來將在從「電池」、「電控」為主題,深入潛出的方式,搭配科普小常識等資訊,逐步分享產業最新趨勢,以及會員觀點。未來也會陸續分享更多會員動態,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造車的未來。
2025/10/30
Smart Mobility於沙烏地最大EV車展發布完整充電生態系,並與沙烏地物流領導者Al Bassami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2025/10/29
Smart Mobility於沙烏地最大EV車展發布完整充電生態系,並與沙烏地物流領導者Al Bassami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利雅德,沙烏地阿拉伯— 2025年10月27日 — Smart Mobility由鴻海 科技集團(2317-TW) 旗下鴻騰精密科技(6088-HK) 與 Saleh Suleiman Alrajhi & Sons 共同成立,專注於先進電動車(EV)充電解決方案,在本年度沙烏地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電動汽車展 - EV Auto Show Riyadh 2025上展現強勁氣勢。 Smart Mobility 展出完整的交流與直流充電產品組合,並首次公開展示其充電樁營運管理系統 (Charging Point Management System, CPMS)。該系統已在沙烏地阿拉伯完成為期六個月的實地測試。預計將於明年初正式上市,成為沙烏地 EV 基礎設施生態系的重要進展。 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是 Smart Mobility 與 Al Bassami Transport Group 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Al Bassami 是沙烏地最具代表性的物流業者之一,亦為商用卡車領域的領導者。雙方合作內容包括:先於 Al Bassami 總部安裝充電樁設備,隨後對其全國各地的物流中心進行全面場站評估,以加速車隊電動化並打造可擴充、前瞻佈局的充電網路。備忘錄由Mr. Ali A. Al Bassami該集團執行長與 HH Prince Fahad N. Al Saud,Smart Mobility 執行長共同簽署。 在簽約儀式上,HH Prince Fahad N. Al Saud回應外界對 Smart Mobility 在「沙烏地製造」(Saudi Made)進度的關注。他表示:「目前階段在確認廠房設計,預計將於今年底對外公布。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提供符合沙烏地需求的產品,更要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生態系統。」 HH Prince Fahad亦分享其近期赴台行程,他出席了鴻騰科技日,並在參訪鴻海研究院時,聽取該院的科技趨勢簡報。他表示:「與全球科技領導者的直接互動,再次證明跨域合作至關重要。正是透過這些交流,我們得以將沙烏地的創新推向世界舞台。」 在EV Auto Show Riyadh 論壇開幕當天,Smart Mobility銷售副總賈奔與 Electromin、Solutions Valley等其他沙烏地主要 EV 品牌代表與機構共同參與座談,探討沙烏地新興的 EV 充電版圖。除了分享中國與歐洲的市場經驗,闡述 Smart Mobility 的產品設計理念——強調針對區域環境的耐用性、安全性與美學。「在開發變色龍(Anoles Series )與 皇家(Royal Series)系列時,我們特別為沙烏地的高溫環境進行設計,確保穩定表現並避免過熱問題;同時產品也完成 UV 測試,並融入在地化設計元素。」他表示。 隨著沙烏地 「願景2030」的電動化目標邁進,Smart Mobility 在展會的參與,凸顯其在塑造區域下一代永續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日益關鍵角色。本次展會於10 月 27–29 日在Riyad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RICEC)舉行,參觀者可於現場體驗 Smart Mobility 最新的硬體與軟體創新。
2025/10/29
富智康企業總部獲UL 2799鉑金級認證 實踐循環經濟願景
2025/10/22
富智康企業總部獲UL 2799鉑金級認證 實踐循環經濟願景
【台灣–2025年10月22日】鴻海科技集團(2317.TW)旗下富智康(FIH, 2038.HK)企業總部正式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最高等級鉑金級認證,達成100%廢棄物轉化率,亦成為鴻海科技集團重要子公司中,首個台北企業總部獲此殊榮者。   FIH經營管理總處資深協理詹文仁表示:「推動循環經濟為FIH ESG環境目標的核心項目之一。本次企業總部能取得國際指標性驗證系統UL 2799鉑金級認證,是全體同仁積極響應公司永續願景的成果,也充分展示公司不斷優化資源利用率、積極實踐廢棄物管理。我們將持續堅守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邁向更具韌性的未來。」   FIH企業總部主要從事設計、研發、及工程服務,日常營運產生的廢棄物以生活垃圾為主,難以進行回收與再利用,實踐廢棄物零填埋更具挑戰性。為此,FIH全面盤點廢棄物類型、數量並建立完善處理流程,同時將廢棄物管理改善措施列為全體同仁必修課程。在推動過程中,同仁們也積極落實廢棄物管理,將永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為止,FIH全球11座廠區中已有8間(台北企業總部、龍華、廊坊、衡陽、北京、富山、桂武、奇瓦瓦)獲UL 2799認證,其中7間為鉑金級,1間為金級,提前達成「於2030年前過半數廠區取得UL 2799金級認證」之目標。本次企業總部成功獲證,也證明了FIH具備永續管理彈性,無論是在製造廠區或總部辦公室,皆能達成廢棄物零填埋的成果。除了於自身廠區積極落實零廢願景,FIH也明定目標要求供應商取得UL 2799認證,攜手產業夥伴共同建立以環境保護、零廢棄為核心的永續供應鏈。   FIH今年的ESG表現屢獲國際永續評比機構肯定。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將FIH評為「低風險」(13.4)等級,位居全球排名前7%,反映公司ESG策略與風險管理的穩健性。在公司治理層面,FIH亦取得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確保企業營運符合最高的誠信與透明度標準,以更為穩健的治理架構邁向永續未來。關於富智康集團(FIH Mobile Limited) 富智康集團於2003年5月成立,並於2005年在香港證交所上市(股票代號:2038.HK)。作為鴻海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富智康深耕手機、行動、無線通訊設備及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垂直整合、端到端設計、開發和製造服務專業背景。奠基於前述核心技術與經驗,富智康近年聚焦智慧製造、車載電子及生產線設備/機器人三大業務,提供讓產業領先客戶滿意的工程/製造服務與解決方案。 有關富智康集團更多資訊,請見富智康官網:https://www.fihmobile.com。
2025/10/22
用30億元算力做一隻護理機器人!鴻海「3+3+3」策略,從蹲點護理站開始
2025/10/17
用30億元算力做一隻護理機器人!鴻海「3+3+3」策略,從蹲點護理站開始
(新聞轉分享至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沒時間充電?那就換電池;運送檢體怕被調包?那就放進儲藏槽。鴻海Nurabot護理機器人,顛覆電子業製造慣性,派使用者體驗與工業設計團隊進駐醫院護理站,從傾聽護理師開始做設計思考。這隻機器人,在鴻海智慧醫療佈局中,扮演什麼角色?「電影裡金城武對著鏡頭,仔細聽甄子丹的呼吸,我們也是一樣啊!」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伸出右手,指向身旁的人形機器人,緩緩地說:「同仁近距離觀察護理師每一個動作,這個階段花了很長時間,回來以後,才設計出這台。」 無論在台灣哪一個角落,護理師都是維持醫療現場運作的靈魂人物。然而,全台正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護理師荒,醫院紛紛告急。跨足醫療市場的台灣科技巨頭們也紛紛思考,在少子化、高齡化之際,如何以科技方法減輕護理師的工作負荷? 鴻海提出的解方,就是Nurabot護理機器人,它不僅象徵鴻海正式揮軍醫療服務市場,更是鴻海深度研究使用者體驗之後,發揮產品設計能耐的具體展現。 落實劉揚偉選定三大產業中的兩項 Nurabot是鴻海身為EMS(電子製造服務)龍頭「試水溫」,投入全新領域的第一件成品,與台中榮民總醫院、日本川崎重工合作,根據中榮護理站日常工作流程,重新設計而成。 姜志雄介紹,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公司從「製造的鴻海」轉型為「科技的鴻海」,目標是從AI轉型出發,成為提供全方位智慧生活與解決方案的企業。在劉揚偉的「3+3+3」策略方案中,選定的三大產業分別是:電動車、數位健康和機器人,Nurabot正是集數位健康與機器人於一身的產物。 公司決策拍板,姜志雄和團隊開始苦思,如何做出能真正派上用場的護理機器人?姜志雄是電子業出身,團隊成員學經歷雖橫跨工業設計、演算法和醫務管理,但對醫院實務工作十分陌生,團隊討論過後,決定捨棄一切習慣,從觀察護理師的工作開始,了解他們需要什麼?這個大膽之舉,徹底改變了研發Nurabot的路徑。 「我也是『踏入叢林的小白兔』啊,所以我們必須親自去現場,我不希望只聽到轉述,我希望聽到客觀描述,用戶真正需要是什麼?」,姜志雄坦言:「一般初次拜會客戶,都是派業務同仁或工程師,我們這次很特別,先派使用者體驗與工業設計人員去中榮觀察、體驗。」 蹲點一個月,傾聽上百位護理師意見 B事業群團隊進駐中榮後,開始進行一場田野調查。「深度掌握使用者行為,你才知道用戶的瓶頸、痛點在哪裡。觀察一天絕對不夠,至少要一、兩週,甚至一個月。」姜志雄強調,這種做法,在業界實屬少見,「這是台灣電子業很難體會的經驗,我們竟然做品牌廠在做的事情,一般EMS是不會這樣做的!」這段經驗不只改變方法,更是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主導整個產品開發流程的轉變。 團隊從中發現,護理師耗費相當長時間執行重複的工作,「有多達30%到40%的工作時間,都在護理站跟病房之間來回,因為他們要遞送檢體、藥物、血袋等。」姜志雄說明。 除了運送物品,護理師還得一再重複對病人宣達衛教,「每當有病患入住,護理師就要對他介紹環境、衛生教育,來一個人就重新講一次;此外還有巡房、噪音偵測、病人跌倒偵測等,都是高度重複的工作。」 使用者體驗與工業設計團隊駐點一個多月,從上百位護理師蒐集了無數意見後回到鴻海,開始與工程及製造部門密集會商,這台機器人的功能與操作細節。姜志雄強調,基於這些觀察設計出的Nurabot,造型因此和市面上其他人形機器人大不相同,「它不是工程師盤點技術、做出一台,然後去醫院推銷;它是完全反過來,由我們觀察醫院的需求,從使用者經驗出發,以科技滿足需求,」姜志雄得意地說。 現場洞察、負評回饋,成就設計思考 Nurabot和其他機器人的外觀,就有明顯差異。首先是機器人身上的前置和後置儲物空間,「本來的設計讓機器人大剌剌地拿著檢體運送,護理師看了馬上反對,他們擔心,萬一檢體被調包,後果會很嚴重!所以護理師建議我們做一個封閉空間,專門放置物品。」姜志雄解釋,這才有了Nurabot腹部前、後兩側的儲藏空間,其中,後側設計成低溫槽體,可以放置冰塊、輸血袋和其他需要控制溫度的醫材。 姜志雄特別強調,只有符合生物辨識系統時,Nurabot才會開啟儲藏槽,以確保運輸途中的物品和檢體安全。「例如某個檢體是給王護理師的,只有她用自己的生物識別感應,儲藏槽才會打開。如果不是本人,機器人就會說話,請你不要干擾它工作。這些細節全都是經過設計思考的!」 Nurabot的充電設計,同樣經過護理師的意見「顛覆」。團隊原本設計為充電式,卻得到負評:「護理師表示,他們不要充電式設計,因為機器人需要全天候協助護理工作,必須隨時保持運作,不能因為充電而中斷服務。因此,他們更需要的是可快速更換電池的設計,一插上去就能繼續工作。由此可想像護理師的作息,以及壓力有多大」姜志雄感佩地說。 「四朵雲」訓練,優勢不只在機器人 鴻海的優勢,絕不只是擅長硬體製造、做出一台實用的機器人,姜志雄說:「我們贏別人的地方,是在雲端。」 「鴻海用『四朵雲』支持Nurabot,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合唱團的四部和聲,」姜志雄解釋,Nurabot設計完成後,鴻海先透過內部的機器人智能模型訓練算力中心(FoxBrain)加以訓練,再到鴻海與輝達合作建立的數位孿生場域(Omniverse)模擬測試,到了機器人身上,用同樣與輝達合作的邊緣運算物理場域(Jetson AGX Orin)驗證運作效能,並且將機器人與醫院內私有雲的隔離環境(HIS)系統連動。 Nurabot背後有一整套系統,從多端點進行實體與虛擬AI運算,彼此必須同步、毫不出錯,才能確保Nurabot正常運作。「光是在FoxBrain訓練中心,我們就用了120張H100 GPU,這是價值2、30億元的算力!」姜志雄說。 未來擴大量產,更要打造中控平台 現階段,Nurabot正在中榮106護理站進行壓力測試,經過數個月實際運作,姜志雄透露,團隊已經發現數百個大小問題,正逐一著手改進。鴻海從這段測試中,得到相當寶貴的洞察。姜志雄坦言:「我們發現,無論在什麼醫院,護理師彼此之間以及和病人間的互動,大約有80%行為模式都是一樣的,尤其是在護理站。所以我們只要做出一個成功產品,未來有機會持續複製到其他醫院。」 更重要的是,量變帶來質變,一旦有越來越多機器人上線,鴻海便可順水推舟,進入下階段計畫,姜志雄說,「機器人大量加入護理現場後,彼此溝通、整合協調都需要一個大平台,我們叫Central flight deck(飛行甲板控制台),就像中央控制台,鴻海很會管理這種平台。」 如同都市裡的大馬路,有公車專用道、人行道、快車道和慢車道,鴻海擅長讓每個機器都有序運行,這正是智慧城市的概念。 今天的護理師助手,明天可能是無人檢測車 換言之,Nurabot只是開始,未來鴻海推出的護理機器人,必將具備更多功能。姜志雄坦言:「目前機器人的功能,我認為只用到其大腦的60%至70%,後續還有滿大的發揮空間。」他舉例:「未來機器人不只幫忙運送物品,還可以內建生命徵象檢測、甚至警報功能,也就是一台智慧的無人檢測車。」 從踏入叢林的小白兔,到成功研發護理機器人,鴻海正以全新方式定義醫療科技。當Nurabot正式「上戰場」後,鴻海勢必一舉成為台灣智慧醫療的重要推手,他們不只推廣這款機器人,更將打造出一整個護理機器人部隊的生態系統。
2025/10/17
OCP Global Summit 2025,FIT揭示224G CPC互連與前瞻散熱技術
2025/10/14
OCP Global Summit 2025,FIT揭示224G CPC互連與前瞻散熱技術
[臺北- 2025年10月14日] 鴻海 (2317-TW) 旗下的鴻騰精密科技 (FIT, 6088-HK)將在2025 年 10 月 14 日至 16 日 OCP Global Summit 2025 盛大舉行期間,展示 AI 資料中心高速數據連接、大功率電源與散熱解決方案的最新成果,隨著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的能耗快速攀升,資料中心對高速傳輸與高效散熱的需求已達臨界點。 FIT 在本次以動態與靜態雙重展示方式,完整呈現 224G 世代的技術突破,包含完整AI解決方案、CPC前瞻產品、 224G 高速互連與51.2T 交換機散熱技術。   首次動態展示224G OSFP Cold Plate 液冷方案,能讓伺服器在極端熱負載下依舊維持穩定,並顯著提升能源效率與機櫃密度。另一大亮點則是高架 OSFP 連接器與外殼系統,以更佳的訊號完整性與電磁干擾防護,確保新一代光模組在超高速環境中仍能穩定運行。 FIT併將推出完整的 1.6T 主被動銅纜傳輸線,在效能、成本與功耗間達成最佳平衡。 同時,FIT 將全面展示 FIT 在 AI 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的深厚實力,為下一代運算架構提供堅實基礎。期間展出項目包括 晶片連接解決方案CPU/GPU 插槽、高速I/O運算連接解決方案,如PCIe Gen6 高速連接器與線纜、背板連接器等,同時也有全流速液冷快速接頭如FD83專用接頭 、UQD06 UQD 08接頭,強調插拔便利性與穩定訊號品質的浮動式設計。在高壓直流 HVDC 電源領域,FIT 也將推出 Power Busbar 與三相電源線,並搭配主被動光纜與高階內部傳輸線纜,提供涵蓋從內部到外部的高速傳輸完整解決方案。 展會期間,FIT Terry Little 和 Intel 將於 10 月 16 日共同發表 Keynote 專題演講 「SI in Immersion Cooling Technology」(浸沒式冷卻技術中的訊號完整性)。這場深度講座將再次證明 FIT 在產業生態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與技術影響力。 FIT 的佈局不僅侷限於單一產品,而會是以完整的解決方案回應市場需求,構築下一代 AI 運算的基石。這也意味著,FIT 不只是產品供應商,更是推動資料中心效率提升與能源永續的關鍵推手,我們會與合作夥伴一起成為最佳的供應鏈。 歡迎蒞臨Hilton San Jose Suite 826,親身體驗FIT最新成果。 關於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鴻騰精密科技 (香港交易所代碼:6088) 2017年於香港掛牌上市,為大中華區第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連接器廠商。以製造連接器產品為主要核心,近年策略發展 5G AIoT、電動車及聲學電子元件產品,並跨足經營消費者品牌。更多訊息,請洽公司網站www.fit-foxconn.com。 關於 OCP Global Summit OCP Global Summit 為全球各地的社群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台,以分享見解、促進合作,並展示開放硬體和軟體領域的前沿進展,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和邊緣技術生態系統的開放性、效率、永續性、可擴展性和成長。
2025/10/14
高雄青年走進鴻海研發基地 看見AI智慧城市與電動車新趨勢
2025/09/19
高雄青年走進鴻海研發基地 看見AI智慧城市與電動車新趨勢
(轉分享自台灣好報)如何讓課堂所學與產業實務接軌?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與鴻海科技集團首度攜手合作,近日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師生,走進高雄鹽埕區的鴻海軟體研發中心,讓青年學子親身體驗這家《財星》世界500大排名第28名的科技巨擘,如何擘劃AI、智慧城市與電動車等前沿領域的未來藍圖。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鴻海將高雄定位為軟體研發重鎮,不僅展現深耕南台灣的決心,也為在地青年提供難得的機會,近距離接觸世界級企業的運作模式,深入洞悉產業脈動與人才需求,也期望藉此次活動,吸引青年扎根高雄,厚植在地競爭力。   參訪活動環節緊湊且內容豐富。鴻海人資資深經理高子涵首先介紹企業的發展藍圖與核心價值,接著由資深技術經理廖晨志與經理林晉輝,分享軟體工程師的日常實務,幫助學生理解實務操作與跨領域協作的重要性。協理黃勝楠則進一步剖析產業趨勢,並強調企業所重視的人才特質,包含跨域思維、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能力。   活動期間,鴻海除了安排趣味競賽,讓學生在挑戰中深化對高科技產業的理解,也帶領師生參觀研發中心,親身感受結合創新與舒適的職場氛圍。高師大林同學興奮地說:「這次參訪,讓我更清楚課堂所學如何與產業實務結合,也看到了軟體工程在AI、智慧城市與電動車領域的應用前景,對未來職涯更具信心!」   青年局指出,透過這次與台灣企業之首的鴻海合作,青年不僅能近距離觀摩國際級企業的運作模式,以及AI發展、智慧城市與綠色永續等跨域趨勢,也強化了與職場接軌的能力。未來青年局將持續推出產業參訪、職人課程與名人講座等系列活動,協助青年拓展職涯視野,累積專業能量。更多「職對你有港覺」資訊,請鎖定青年局官網、FB、IG及Line@(@youth.kcg)。
2025/09/19
FIT Tech Day 2025盛大登場 強調數據與電力是AI移動核心基石
2025/09/17
FIT Tech Day 2025盛大登場 強調數據與電力是AI移動核心基石
 [台北-2025年9月17日]  –鴻海旗下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6088.HK)首屆「FIT Tech Day 2025」今日於台北盛大舉行。開場致詞中,FIT 董事長盧松青強調「數據與電力」將是 AI Mobility 的核心基石。 FIT 董事長盧松青 Sidney Lu 在開場致詞中表示:「大家都聽過『Data is the New Oil』,但在 AI 的時代,光有油田還不夠,必須有輸送管道與能量轉換,才能驅動未來。這正是 FIT 的位置。連接器與高速線如同神經,傳遞訊號與數據;電源系統則像血液,為龐大的 AI 算力提供持續而高效的能量。」 盧董指出,AI 正在重新定義未來移動的新格局,而 One Mobility 的成立,承接 FIT 收購的德國品牌 Autokabel 與 Voltaira,聚焦高效電力與系統整合,將與全球產業夥伴攜手推動新一代 Mobility 生態,開啟全新市場機會與跨產業合作。 活動現場特別邀請到沙烏地費哈德·賓·納瓦夫·阿勒沙特王子(HH Prince Fahad bin Nawaf Al Saud)蒞臨,並以鴻騰在沙烏地合資公司 Smart Mobility 執行長的身份致詞。呼應「Data is the New Oil」的願景,王子指出,在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HRH Crown 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自 2016 年推動「願景 2030」(Vision 2030)以來,沙國已展現出顯著的改革與進步,而 AI 的軟硬體發展更是推動國家建設的關鍵基礎。 Smart Mobility 自去年 10 月簽署合資協議後,今年 5 月正式啟動,短短數月內便完成三項產品的 SASO 認證,並將於年底舉行新工廠動土典禮,宣告鴻騰製造基地正式插旗中東。王子此行親自出席,不僅彰顯對鴻騰的高度支持,更展現出雙方攜手推動科技發展、共創未來的堅定決心。 關於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鴻騰精密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6088)2017年於香港掛牌上市,為全球連接解決方案市場領導者,以製造連接器產品為主要核心,近年策略發展 5G AIoT、電動車及聲學電子元件產品,並跨足經營消費者品牌。更多鴻騰精密科技資訊請洽公司網站www.fit-foxconn.com。
2025/09/17
富智康參展IAA Mobility 2025 車載電子新品開啟智慧移動新格局
2025/09/02
富智康參展IAA Mobility 2025 車載電子新品開啟智慧移動新格局
【慕尼黑/台灣–2025年9月2日】鴻海科技集團(2317.TW)旗下富智康(FIH, 2038.HK)將於9月9日至9月12日參加歐洲最大國際車展IAA Mobility 2025,以「驅動智慧移動未來(Driving the Future of Smart Mobility)」為主軸,展出演進版高效能運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平台、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及車載資通訊控制單元(Telematics Control Units, TCU)等多項解決方案,運用核心技術與整合能力解鎖智慧移動無限潛力。FIH副總經理郭文義博士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電子電氣化,傳統車廠面臨從機械主導轉向電子電機設計主導的挑戰。FIH憑藉超過二十年無線通訊與ICT領域的深厚經驗,以及手機與IoT產品設計、製造及軟硬體整合能力,能協助傳統車廠跨越此轉型門檻。我們提供符合市場趨勢的車載電子解決方案與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協助客戶加速產品導入與系統整合,邁向智慧移動新時代。」   因應車用軟體日益頻繁的功能更新與快速迭代需求,FIH本次參展的主力產品—演進版HPC,其中整合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 IVI)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並進行區域控制單元(Zone Control Unit, ZCU)及電控架構(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 E/EA)設計進化以達成全車零組件可軟體升級。透過此前瞻設計,實現算力與記憶體集中化,並支援即時線上軟體下載更新(Over-The-Air, OTA),實現新一代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 SDV)解決方案。   FIH亦將展出全台首個通過歐盟eCall(Emergency Call)認證、已穩定供應全球知名汽車集團的4G TCU,及具備5G連網能力的新版本5G TCU,實現雲端整合、即時數據傳輸與遠端診斷。FIH TCU產品於2024年榮獲ASPICE CL2級認證,並陸續取得ISO26262、UN ECE R155 Cybersecurity與R156 OTA等安全與資訊安全認證,展現卓越品質與可靠性。   因應汽車產業所面臨系統整合與軟體快速迭代的雙重挑戰,FIH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涵蓋產品設計、製造、量產與導入的全流程,並支援跨系統除錯(debug),以解決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間不相容問題,確保電子零組件協作與運行。此外,FIH透過敏捷軟體開發流程加速軟體發布,並藉由OTA部署能力即時進行軟體升級,確保駕駛人享有最新功能與最佳化體驗。   未來FIH將持續深化三大核心業務領域布局,拓展智慧製造、車載電子、設備/機器人版圖,並透過全球布局的彈性優勢及靈活生產策略,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卓越價值。 FIH本次參展主力產品包含演進版HPC、ADAS、及TCU等,運用核心技術與整合能力解鎖智慧移動無限潛力。 歡迎蒞臨德國慕尼黑展覽中心B3館攤位A13參觀。
2025/09/02
富智康通過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 誠信經營獲國際認可
2025/08/18
富智康通過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 誠信經營獲國際認可
【台灣–2025年8月18日】鴻海科技集團(2317.TW)旗下富智康(FIH, 2038.HK)長期落實反賄賂及反貪腐行動,為進一步接軌國際標準,自2024年與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法證及誠信合規服務團隊合作導入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並於2025年正式取得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成為鴻海科技集團中首家獲頒此殊榮的子公司。FIH日前舉行授證儀式,由BSI大中華區標準應用方案總監祝嘉韻頒發證書予FIH財務長譚錦華,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華南區法證及誠信合規服務合夥人李恕親臨見證。圖說:FIH舉行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授證儀式。圖由左至右為:FIH稽核處處長簡應鑾,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華南區法證及誠信合規服務合夥人李恕,FIH財務長譚錦華,BSI大中華區標準應用方案總監祝嘉韻,FIH處長黃育嘉,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華南區法證及誠信合規服務執行總監李珊珊,BSI長三角區銷售總監練衛堪,BSI方案高級經理楊明明。FIH財務長譚錦華表示:「堅守誠信原則為FIH核心價值,我們積極確保企業營運符合最高的誠信與透明度標準,建立穩健的治理架構,落實誠信與正直的企業文化。FIH 對賄賂和貪腐皆採取零容忍政策,同時依據公司經營目標建立相符的反賄賂管理體系,確保其良好運行以實踐誠信經營。本次成功獲ISO37001認證,體現FIH積極響應全球ESG趨勢,持續完善企業治理。」 BSI大中華區標準應用方案總監祝嘉韻表示:「誠信是展現企業競爭力之重要指標,FIH積極落實ISO 37001,以系統化的管理框架有效預防、發現以及應對賄賂風險,展現企業誠信文化及治理能力、成功創造競爭優勢,同時為永續經營建立穩固基礎。」FIH 已制定完善的反貪腐政策,並根據公司經營目標持續優化。針對公司內部管理,內部稽核定期進行貪腐風險評估,並制定中英文版《FIH反賄賂管理體系手冊》強化預防機制,要求所有管理階層及員工每年均須完成反貪腐培訓。在《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中,也明確列出嚴禁之行為,規範所有董事、高階管理層及員工,對任何形式的貪腐、賄賂、挪用資金或其他不當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針對供應鏈夥伴,FIH定期執行賄賂風險評估、盡職調查與稽核,積極預防外部貪腐事件發生,如在稽核中發現零容忍違規行為,會取消該供應商參與新專案的資格。此外,FIH更建立吹哨者機制,可透過指定的舉報熱線及其他管道,檢舉任何欺詐、不道德或不當行為。所有舉報內容皆嚴格保密,藉以保障不同利益關係人免於遭受報復、打壓、歧視或任何不利後果。反賄賂是企業永續經營根基,FIH將持續舉行員工管理及培訓,並攜手供應鏈夥伴建立誠信合作關係,以高道德標準打造值得信賴的商業生態體系,朝永續未來目標邁進。圖說:FIH通過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體現其積極接軌國際標準,持續完善企業治理。關於富智康集團(FIH Mobile Limited)富智康集團於2003年5月成立,並於2005年在香港證交所上市(股票代號:2038.HK)。作為鴻海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富智康深耕手機、行動、無線通訊設備及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垂直整合、端到端設計、開發和製造服務專業背景。奠基於前述核心技術與經驗,富智康近年聚焦智慧製造、車載電子及生產線設備/機器人三大業務,提供讓產業領先客戶滿意的工程/製造服務與解決方案。有關富智康集團更多資訊,請見富智康官網:https://www.fihmobile.com。
2025/08/18
MIH全新標誌 結合玉山精神與永續無限 凝聚共識 定義未來
2025/08/08
MIH全新標誌 結合玉山精神與永續無限 凝聚共識 定義未來
回歸Minimalism-Intrinsic-Harmony三大核心本質【2025年8月8日,台北】MIH聯盟於八月宣布全新商標設計,運用「玉山輪廓」為視覺與精神核心,傳遞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電動車平台願景。結合字母「M」作為品牌主體,呼應Minimalism極簡精神;隱含「∞」無限符號象徵永續、循環與共榮,呼應 MIH鼓勵生態系合作、共創價值的理念。Logo底層核心蘊含的精神,正式MIH命名背後的三個關鍵詞:Minimalism(極簡)、Intrinsic(本質)、Harmony(和諧),從設計出發,回歸本質,凝聚共識,讓開放平台真正成為連結台灣供應鏈與全球市場的產業節點。MIH聯盟宣布全新識別標誌的同時,《MIH 期刊》首期試刊號也正式出刊,象徵MIH聯盟在推動國際電動車生態知識共享、標準化落地與產業信任建立上邁出關鍵一步,同時以全新識別標誌所承載的「玉山精神」,展現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平台願景。「玉山輪廓」、「Minimalism/M」、「永續無限/∞」這三個元素交織出MIH全新設計,這不僅是品牌識別圖騰,更是一種集體行動的符號。不同技術角色如同群峰環繞、彼此支撐,在標準化設計、模組化開發、軟體協定與系統整合等環節找到定位,最終共同推動產業邁向高峰。此標誌不只是品牌辨識,更能清晰標示MIH會員在開放平台中的角色與任務,進而凝聚共創動能。本次MIH全新視覺設計由內部設計團隊操刀,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40場腦力激盪討論,團隊從MIH成立的核心理念切入,收集MIH會員意見,以及產業領袖的反饋。MIH Logo設計採用左右對比構圖,右側主體選用兼具科技感與綠能意象的藍綠色,象徵創新、永續與安全等品牌核心價值;左側山峰區域則配置雙版本背景。白底與深灰底兩種方案,方便在數位平台、印刷媒介與展示場合中依情境靈活套用,確保視覺一致性與品牌識別度,也體現出 MIH 作為開放平台的彈性與實用性。圖說:MIH全新品牌識別標誌融合玉山輪廓、字母M與無限符號三大元素,交織出全新品牌形象,傳遞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平台願景。 更多MIH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www.mih-ev.org/tw/news/2616。
2025/08/08